Friday, December 22, 2006

王致和



中华老字号:「王致和」臭豆腐
作者:楚天 整理

北京的王致和臭豆腐闻著臭、吃著香,味道新奇鲜美、脍炙人口,具有开胃、增进食欲之效。
  
王致和臭豆腐的「出世」可谓是事出偶然、歪 打正著的一段趣话。清康熙八年(公元1669年),安徽仙源县赴京赶考举子王致和因名落孙山,生活无著,困居在当时的安徽会馆。王致和幼年曾在父亲开设的 豆腐作坊学过手艺,为了维持生计,继续攻读以求下科再考,他便在会馆附近租了几间房子,每天磨上几斗豆子做成豆腐沿街叫卖。
  
有一次,豆腐做得多了,没有卖完,又时值夏季,如不及时处理就会发霉变质。他苦思对策,忽然想起家乡用豆腐作腐乳的方法。从未做过腐乳的王致和灵机一动, 寻得一个坛子,将剩下的豆腐切成小块,稍加晾晒,然后一层层地码好,配上花椒等佐料并用盐腌起来。以后他一心攻读,渐渐忘了此事。到秋风送爽时节,王致和 又重操旧业,这时才想起那坛腌制的豆腐。他刚打开坛盖,一股臭气扑鼻而来。再仔细一看,雪白的豆腐已呈绿色了。王致和舍不得倒掉,于是捂著鼻子,鼓起勇气 尝了一尝,不料味道却鲜美无比。送给邻居品尝,众人皆称赞不已,说吃起来香味浓郁,非常开胃。于是,一传十,十传百,「王致和」臭豆腐在民间逐渐流传开 来。
  
王致和考场失意,屡试不中,臭豆腐的生意却日渐兴隆,遂弃学经商,于康熙十七年(公元1678年)在前门外延寿寺街路西购置 一所铺面房,开起臭豆腐作坊,前店后场,自产自销,取名「王致和南酱园」。「王致和南酱园」这6个字分为两块匾,分别由当时的清朝状元孙家鼐、鲁琪兴书 写。孙家鼐还写了两幅藏头门对,一是「致君美味传千里,和我天机养寸心」;一是「酱配龙蟠调芍药,园开鸡跖钟芙蓉」,雕刻在4块门板上,冠顶横读为「致和 酱园」。可惜这些珍贵的文物在「文革」中被毁,所幸的是,王致和人将4句藏头诗永远地印在了商品包装上,作为王致和历史文化的象征。
  
王致和的臭豆腐生意越做越红火,代代相传,到清光绪年间,已经成为京城名吃。至清朝末年,王致和臭豆腐传入宫中,为慈禧太后所赏识,列为御膳小菜,因臭豆腐 的名称听起来不雅,于是按其形状、颜色御赐雅号「青方」。王致和南酱园门前的三块立匾绘制了彩色龙头,象征著「大内上用」。
  
臭豆腐一经「上用」,顿时身价百倍,生意蒸蒸日上。上至皇亲国戚,下至黎民百姓,都把臭豆腐当作美食,并开始有人竞相彷制。清光绪年间,在宣武门外、延寿寺街等地相继开设了王政和、王芝和、致中和等酱园。《都门经略》一书为王致和树碑立传,广为流传。
  
王致和臭豆腐选料精良,是以优质黄豆为原料,经过泡豆、磨浆、滤浆、点卤、前发酵、腌制、后发酵等多道工序制成。其中腌制是关键,撒盐和作料的多少将直接影 响臭豆腐的质量。盐多了, 豆腐不臭;盐少了,豆腐则过臭。王致和臭豆腐「臭」中有奇香,这是因为豆腐块上繁殖了一种产生蛋白□的霉菌,它分解了蛋白质,形成了极丰富的氨基酸,味道 非常鲜美。臭味主要是蛋白质在分解过程中产生了硫化氢气体所造成的。另外,因腌制时用的是苦浆水、凉水、 盐水,又形成了豆腐块呈豆青色。

轉載




北京王致和臭豆腐的故事
作者:张嘉鼎整理

北京有许多特产,如京白梨、密云小枣,如今还有烤鸭,这些都是 大家熟知的。而最受老百姓欢迎的,莫过于北京王致和的臭豆腐了。关 于他是怎样发明臭豆腐的,还有一段有趣的传说故事呢。

王致和是个穷人,平时靠给人打短工过日子,三十多岁还没成亲。 他平日里挣几个钱,也只是吃点粗茶淡饭便宜莱,一来家里没人做饭, 二来缺东少西,除了吃咸菜、酸菜,就先吃豆腐最省事了。

有一年夏天的中午,他下了工,顺路托回一块豆腐,放了点盐和一 些葱花,就着窝头吃起来。他正吃得香甜,门外有人喊:“致和在家吗?” 王致和开开门一看,是街上的王掌柜,他说:“王掌柜,快进来,我才 回来,正吃半截儿饭。”王掌柜是肉杠上的人,平日买猪杀,开肉铺, 因腿脚不大好,雇了个伙计帮着杀猪卖肉。平日有些担水除圈的杂活, 也常来找王致和帮忙,所以也算是老主顾。王掌柜擦着头上的汗说:“志 和!快别吃了,跟我走,我的猪跑了,伙计没回来,快帮我去追!追回 来我请你!”致和一听忙说:“好,我这就来。”他转身回屋里抄起个 碗,扣上剩下来的那半块豆腐,揣上半个窝头,锁上门,跟王掌柜就往 街里的肉铺跑。他老远就看见街上行人东跑西躲的,几头大肥猪东一头 西一头地撒着欢儿跑。王致和贴在墙根等着,待一头肥猪从面前窜过去 时,只见他一哈腰抄起一条后腿就拧,猪就趴下了,他顺势用绳子把两 腿一捆,丢到一边,然后去抓第二头猪。没用一顿饭的功夫,六头猪他 抓回五只,只有一头公猪咬人,跑得飞快,窜出城去,他到天黑才算追 上。王致和用绳子把猪套上往回牵,那猪是走一会儿停一停,泡蘑菇, 王致和只好把那半个窝窝头掏出来,随往回走随招引它,总算把猪弄回 来了。王掌柜非常高兴,说:“伙计出门讨账得五六天才能回来,这几 天我这儿没帮手,你干脆就睡在他铺上,帮我收拾猪算了。”王致和想, 反正干啥都一样,干几天就干几天。这样,王掌柜就叫他帮助逮猪、担 水、杀猪、卖肉。他每天干起来也挺有劲头儿。过了五天,伙计回来了, 老掌柜还要留他再干几天,王致和想:“我跟那伙计都是刨食儿吃的人, 我吃了就没他的份儿了,别抢人家的饭碗了。”于是他辞别王掌柜就回 家来了。

他回到家里,闻着有一股什么臭味,他也没在意,烧起炉子准备做 饭吃。饭做好了,顺手去抄碗,刚一打开,一股臭味窜上来,他掀起那 张纸一看,吓了一跳!什么东西绿乎乎地放在碟子里,四周长了许多的 毛。他细一看,才想起来,这是几天前那块还没吃完的拌豆腐,眼下正 没菜,不知这东西能不能吃?他弄下一块儿用舌头舔了舔,觉得有点咸, 有点粘,可吃起来臭里透着香,他干脆又弄下一小块儿尝尝,越觉着好 吃,结果几碗饭下了肚,这块放臭了的豆腐也吃得干干净净了。他吃完 了饭往床上一躺,看着顶棚想:总是这样东跑西颠的,进门要是有人做 做饭,来点儿臭豆腐吃也不错。忽然他一骨碌爬起来,大步走出门,直 奔豆腐坊胡老五家。他进门叫:“五叔在家吗?”从里面走出胡老五的 闺女小坐儿。小坐儿二十四、五岁了,因为卖豆腐的,没人看得起,所 以还没出嫁,老五又没儿子,老伴死得早,父女二人开豆腐坊相依为命。 她素来喜欢王致和,因为致和肯卖傻力气,干活不偷奸耍滑,冬天常帮 胡五叔买豆子、磨豆腐。只是致和家穷,连自己还养活不起,明知姑娘 爱自己,自己也不往心里去,所以他反而进进出出五叔家很坦然,小坐 儿也不避他。今天五叔去送豆腐,家里没别人,小坐儿请他屋里坐,志 和大大咧咧地拿出一块银子说:“小坐儿妹妹,五叔不在家,麻烦你给 我拿这么多银子的豆腐。”小坐儿吓了一跳,说:“致和大哥,你干吗 买这么多豆腐?怎么拿呀?”致和傻笑着说:“我有用,等明儿个再告 诉你,顺便把你那装盐卤不用的那口坛子也借我使使。”说着他进后院 搬出扣在墙角的那只坛子,用水涮了涮说:“好妹妹,你给我装吧!能 装多少算多少。”结果装满了才只有一半银子的豆腐,致和说:“行了, 剩下的银子给五叔打酒喝吧,你也买枝花儿戴。”小坐儿不好意思地低 下头说:“致和哥你慢走。”

王致和回到家就开始操作了。他把豆腐用盐抹一遍,放在坛里一层 层地码好,每层上加一张纸,坛子口用碗扣上,又将一块布蒙上,他高 兴地念叨着:“这回要是做成功,我一年的菜全有了!”做完后,他高 兴地锁上门又找活儿去了。这回他出了一趟远门,跟着运煤的给人拉一 趟骆驼队,一下上了门头沟,又从门头沟上了一趟口外“八沟老爷庙” 乌拉镇,来回整整一个月,挣的钱可真不少,可人也累得又黑又瘦。回 来就病倒了,睡了三天三夜,什么也没吃,什么也没喝,到第四天头上, 可能解过乏来了,竟然爬起来想找点吃的,东摸西找什么也没有。忽然 想起自己做的豆腐,他不知从哪儿来了一股劲儿,一骨碌爬起来跳下地, 打开坛子,嘿!一股香味扑鼻而来,他用筷子夹出一块豆腐,一闻,比 上次那块香得多,他几口吃下一块,又喝了两瓢凉冰,觉得挺舒服。于 是出门上街,在茶馆里又吃了点点心,就直奔豆腐坊来看五叔和小坐儿。 老胡见致和来家,很是高兴:“致和,你上哪儿去了?这么多天也 没照面,真想死你五叔我了。”致和说:“我上了趟口外,给人拉骆驼 运煤去了。”“瞧你瘦的,快别去那么远了。”致和叹了口气说:“没 法子,谁叫咱没啥手艺呢?靠力气干活挣饭吃,苦点儿就苦点儿吧。” 小坐儿见爸爸和致和都愁眉苦脸,就岔开话儿说:“致和大哥,上次你 买那么多豆腐吃完了吗?”致和一听小坐儿这话,立刻象换了个人,高 兴地跳起来说:“嘿!不提我倒忘了,你们等等,我给你们拿点东西尝 尝。”说着他拔腿就跑。不一会儿的工夫,他端着碗回来了,上面用碟 子盖着,他不好意思地端到五叔面前说:“你尝尝我的手艺怎么样?” 老胡拿过筷子夹了一块放嘴里品着味儿说:“嗯!有股子说不出来的滋 味。”说着他又吃了一块儿,用筷子指着豆腐冲女儿说:“你也尝尝。” 女儿一甩头说:“不尝,真臭!”就跑进里屋了。王致和忙用碟子盖上 不知怎么好。老胡说:“放上点花椒什么的佐料,再放点香油就更好吃 了。”于是他问起做豆腐的经过,致和详详细细地说了一遍。胡老五高 兴地说:“致和!你这招儿还真行!坛子我这里还有几个,叫小坐儿帮 你洗出来,豆腐有的是,你再做它几坛子。这回把豆腐切成小方块儿, 放上佐料,用窗户纸一层一层盖上,又干净又结实,你不妨试试。”王 致和又做了起来。半个月过去,王致和打开坛子一股香味扑鼻而来,果 然比上次的强了十分,小坐儿也不捂鼻子了。这消息一传十,十传百, 大家都上王致和这儿来尝臭豆腐。消息一直传进紫禁城,连皇帝老儿也 想吃臭豆腐,于是北京城里到处传着王致和的名字。胡老五干脆把豆腐 坊让出一半给王致和,并且说服致和跟女儿小坐儿成了亲。后来他俩添 了一个白胖胖的小致和,一家四口心往一处想,劲往一处使,臭豆腐越 做越好,买卖也越来越大。小坐儿在王致和做臭豆腐的方法上加以改进, 做出了鲜红可口不带臭味的酱豆腐,这是后话。从此,这王致和的臭豆 腐就远近闻名了。

轉載


王致和臭豆腐的来历

北京的老字号非常多,一说起“王致和”,大家没有不知道的,若提起王致和的臭豆腐,更是无人不知,无人不晓。一个“臭”字名扬万里,传遍了全中国。随着生产经营不断壮大,王致和由一个小作坊发展到现在的一个大型企业,由原来的石磨制作发展到现在的针磨磨浆制作,由原先的全部手工操作到现在的机械化生产,王致和企业在不断地发展、完善、改进着。

王致和臭豆腐是以含蛋白质高的优质黄豆为原料,经过泡豆、磨浆、滤浆、点卤、前期发酵、腌制、灌汤、后期发酵等多道工序制成的。其中腌制是关键,盐量和佐料的多少将直接影响臭豆腐的质量,盐多了,豆腐不臭;盐少了,易造成腐乳的糟烂甚至腐败。

王致和臭豆腐臭中有奇香,是一种产生蛋白酶的霉菌分解了蛋白质,形成了极丰富的氨基酸使味道变得非常鲜美,臭味主要是蛋白质在分解过程中产生了硫化氢气体所造成的。另外,因腌制时用的是黄浆水、凉水、盐水等,使成型豆腐块经后期发酵后呈豆青色。

那么,这闻着臭吃着香的臭豆腐是怎样的一个由来呢?相传清朝康熙八年,由安徽来京 赶考的王致和金榜落第,闲居在会馆中,欲返归故里,交通不便,盘缠皆无;欲在京攻读,准备再次应试,又距下科试期甚远。无奈,只得在京暂谋生计。王的家庭 原非富有,其父在家乡开设豆腐坊,王致和幼年曾学过做豆腐,于是便在安徽会馆附近租赁了几间房,购置了一些简单的用具,每天磨上几升豆子的豆腐,沿街叫 卖。时值夏季,有时卖剩下的豆腐很快发霉,无法食用,但又不甘心废弃。他苦思对策,就将这些豆腐切成小块,稍加晾晒,寻得一口小缸,用盐腌了起来。之后歇 伏停业,一心攻读,渐渐地便把此事忘了。

秋风送爽,王致和又想重操旧业,再做豆腐来卖。蓦地想起那缸腌制的豆腐,赶忙打开缸盖,一股臭气扑鼻而来,取出一看,豆腐已呈青灰色,用口尝试,觉得臭味之余却蕴藏着一股浓郁的香气,虽非美味佳肴,却也耐人寻味,送给邻里品尝,都称赞不已。

王致和屡试不中,只得弃学经商,按过去试做的方法加工起臭豆腐来。此物价格低廉, 可以佐餐下饭,适合收入低的劳动人食用,所以渐渐打开销路,生意日渐兴隆。后经辗转筹措,在延寿街中间路西购置了一所铺面房,自产自销,批零兼营。据其购 置房屋的契约所载,时为康熙十七年冬。从王致和创造了独一无二的臭豆腐以后,又经多次改进,逐渐摸索出一套臭豆腐的生产工艺,生产规模不断扩大,质量更 好,名声更高。清朝末叶,传入宫廷。传说慈禧太后在秋末冬初也喜欢吃它,还将其列为御膳小菜,但嫌其名称不雅,按其青色方正的特点,取名“青方”。

从清朝到新中国成立的三百多年间,王致和虽更换了几代人,却始终保留着“王致和”这个老字号,保持着王致和臭豆腐的传统风味。

轉載

有關王致和的網站

1。北京王致和食品集團有限公司

2。北京市王致和腐乳厰

Thursday, December 21, 2006

部分北京老字號

No
老字號
創立 (年)
經營
1
王致和
1669
腐乳店
2
同仁堂
1669
中藥店
3
六必居
1680
腌醬菜
4
砂鍋居
1741
砂鍋菜
5
馬聚源
1811
帽店
6
内聯針
1853
鞋店
7
全聚得
1864
燒鴨店
8
吳裕泰
1887
茶庒
9
瑞蚨祥
1893
綢緞店
10
東來順
1903
涮羊肉
11
張一元
1908茶葉店